English

斯皮尔伯格与《营救列兵瑞安》

1998-09-2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在历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开幕时,第一部展映的影片向来是广受称誉的重头戏。9月3日,拉开第5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帷幕的是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新作《营救列兵瑞安》,这部被本届电影节组办者特邀的嘉宾片果然身手不凡,甫一谢幕就博得满堂喝彩。

旧题材新手法

《营救列兵瑞安》目前是蜚声全美的名片之一,其每周的票房收入高达3500多万美元。早在斯皮尔伯格刚刚决定携片如约来威尼斯时,欧洲影评界就已将《营救列兵瑞安》评为佳作。在电影节期间,斯氏和影片中担纲主演瑞安的好莱坞影星汤姆·汉克斯成了新闻媒体追逐的焦点。此次,《营救列兵瑞安》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的登台亮相是其在欧洲的首映式,这部长达169分钟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诺曼底登陆战役为背景的故事。

1942年,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艘军舰被日军击沉,五个姓沙利文的兄弟全部牺牲。沙利文一家的悲剧震动了美国人,罗斯福总统签署了一项命令,凡是一家已有三名兄弟牺牲,正在服役的第四人必须退役回家。斯皮尔伯格的《营救列兵瑞安》就是以此为故事的切入点而展开叙述的:一支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役的部队在经历了血与火的鏖战后接到通知,列兵瑞安的三个兄弟已在其他战场牺牲了,上级要求这支部队把瑞安毫发无损地送回美国,交给他悲伤的妈妈。于是一支由米勒上尉率领的8人小分队奉命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去寻找瑞安,并要把他安全带回大本营。这是一次刀光血影的考验,小分队的队员们在经历了几番兵刃相搏和伤亡惨重之后,终于完成了任务,瑞安被营救了。

战争故事历来是电影导演们垂青的创作素材,有关以诺曼底登陆战役为背景的电影更是不可数计,在这样的题材上作文章,弄不好就有落入俗套的危险。在以往的战争题材影片中,不外乎两种类型:一种是史诗型的英雄主义主题,一种是反思式的厌战主题。在《营救列兵瑞安》中,斯皮尔伯格用老素材讲述了一个新故事,他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手法表现了战争中的残酷现实,又站在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搜寻人间正道。

假场景真故事

斯皮尔伯格自己说:“这个故事是我从父亲和许多二战幸存的老兵那儿听来的。”这的确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牺牲了三个儿子的那个不幸的美国家庭实际上是两家人,一家姓博里斯特伦,一家姓尼兰德。

博里斯特伦一家是住在犹他州的瑞典移民,战争爆发时他们刚刚加入美国国籍不久,当时博氏家的大儿子克莱德和老二罗伊正在海军陆战队服役。珍珠港事件后,老三博伊德和他的一对双胞胎弟弟罗隆和鲁隆也相继应征入伍。在电影《营救列兵瑞安》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当瑞安的妈妈第一次得到儿子牺牲的消息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1944年3月,当博里斯特伦太太接到儿子阵亡的通知书时,就是一屁股坐在地上的:28岁的老大克莱德在太平洋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战斗中牺牲了;6月份,老二罗伊又在盟军解放意大利罗马的安齐奥的登陆战役中因救受伤的战友不幸中弹阵亡;两个月后,双胞胎之一的罗隆在驾驶轰炸机执行任务时,在德国上空被击落;几天后,鲁隆又在诺曼底战役中为国捐躯。面对接二连三的噩耗,连送信的邮差也不忍再看到博里斯特伦夫妇那令人心碎的悲伤表情,只好委托镇上教堂的神甫将电报送到博氏家中。罗斯福总统听到这个故事后,亲自给老博里斯特伦写了一封慰问信,并保证将还在太平洋战场上作战的博伊德送回到父母身边。这样,博伊德最后安全地回到家里。

尼兰德家则住在纽约州,在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尼兰德家的4个儿子全都在前线服役。1944年6月6日,身为飞行员的爱德华在亚洲战场上驾机执行任务时被日军击中,下落不明;同一天,罗勃特在诺曼底战役中阵亡。当时同在诺曼底战场伞兵部队服役的弗里茨得到消息后,匆匆赶往美军临时墓地向哥哥告别,不料却在墓地的花名册上还找到了另一个哥哥普雷斯顿的名字,他这才得知,与自己同在欧洲战场的两个哥哥都牺牲了。美军参谋总部决定将弗里茨送回国内,可弗里茨这时已经随部队撤回到英国,正准备在荷兰的登陆战斗。当上级向弗里茨宣布退役的命令时,弗里茨坚定地说:“请告诉我妈妈,我要留在这里和我已经牺牲的哥哥们在一起!”在电影《营救列兵瑞安》中,斯皮尔伯格将这句话一字不差地写进了瑞安的台词中。但弗里茨最后还是被送回了国内,而且更幸运的是爱德华没有死,一年后他成功地从日军的战俘营中逃了出来。

电影《营救列兵瑞安》在好莱坞举行首映式时,博里斯特伦和尼兰德两家人是剧组邀请的特殊客人。

有问题无答案

斯皮尔伯格在拍摄现实题材的影片时,向来以严酷的手法触及观众的心灵而见长,在《辛德勒的名单》中,那一幕幕法西斯分子丧失人性的镜头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脑海里,也重重地鞭笞着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在《营救列兵瑞安》中,斯皮尔伯格再次用他那近似残酷的手法,将观众的视野推进血淋淋的战争场面。影片一开始,斯皮尔伯格就用了长达近25分钟的时间描写诺曼底登陆的战斗场面:在密集的炮火中,成片的士兵一排排倒下,有人断了腿,有人掉了胳膊,还有人在用手将流出的肠子往肚子里塞……鲜血染红了海滩,哭喊盖过了炮声。在切入正题后,营救瑞安的小分队士兵们亲眼目睹了战场上兵燹中的满目疮痍和普通百姓的家破人亡,也亲身体验了兵刃相见的战地险恶和身边战友一个个倒下的心理恐惧。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扮演了片中的米勒上尉,他将军人在战争中所经历的肉体与心灵的痛苦刻画得入木三分。《营救列兵瑞安》在发行时明确声明,14岁以下儿童不宜,而斯皮尔伯格则称,他将要求他自己的孩子过了16岁才能看这部影片。

在表现酷烈的战争场面的同时,斯皮尔伯格又将观众的情感紧紧地系在富有人情味的故事线索上———将瑞安交还给他可怜的妈妈,而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恰恰就在这一点上。

在影片中,当米勒上尉刚接到营救列兵瑞安的命令时,曾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只为救一名士兵,值不值得?在影片的结尾,已是满头白发的老年瑞安也向妻子提出了这个问题:“我值得他们为我付出那么多吗?”斯皮尔伯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的话:“在开始拍这部片子时,我也曾自问过这一问题,但我自己心中至今没有找到答案。”

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也是一个不需要答案的问题。斯皮尔伯格不愧是世界级的电影大师,竟提出了这样的拷问战争、质问心灵的问题。在生死攸关的战场上,一条生命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哲学思考。《营救列兵瑞安》在美国上映后,一些看过该影片的年轻人在街上碰到二战时的老兵,就激动地走上前去与之热烈拥抱……据报道,这部影片将于今年11月份在我国上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